武汉长江滨水公园

2020年04月28日 17:04

8541

佐佐木: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排水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它被誉为“母亲河”,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孕育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近年来,人与河之间的这种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尽管在工程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长江上的所有主要城市都越来越多地遭受洪水灾害的影响--这表明长江远未驯服。



由于与长江的关系,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在过去1800年间与长江如此共生,以至于其历史上的每一个里程碑都与长江联系在一起。数百年的洪水为早期定居者创造了肥沃的土地,高水位保障了城市的诞生。随着武汉成为中国科技、教育和创新的温床之一,土地价格飙升,城市面临着发展压力和公众对开放空间需求之间日益激烈的冲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开发和城市扩张,中国正在努力探索拥抱这条河的新途径。

武汉长江滨水公园利用长江的动态洪水,培育了丰富的区域生态,强化了传统智慧,增强了与千变万化的河流共存的地方特色,创造了一种与长江季节性涨落剧烈协调的动态游憩体验。

这种“河流文化”深深植根于武汉,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仍然频繁地在河边公园,即使他们被洪水淹没-享受罕见的兴奋,如此亲密的接触水。公园的设计颂扬了这种强烈的河流文化,并充分利用了频繁发生的洪水事件,将其作为决策策略的重要驱动力。沿河的大部分规划都是为了庆祝河流的自发性,并将洪水作为不断变化的景观的一个基本要素



河流的泥滩在支持生物多样性和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由于沿河的许多上游水文项目,长江的泥沙流量大幅下降。这些泥滩的迅速消失使区域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通过战略疏浚和分级,设计在泥滩上创造了多种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的异质微环境。细微的地形,再加上河流水位的频繁波动,使复杂的植物群落得以生长。从新兴的沼泽地到春季的水池,这些类型创造了一个不断演变的景观特征全年。



一系列弯弯曲曲的次级溪流在中高水位时出现在泥滩上,为水生野生动物提供了替代通道,也为皮划艇提供了安全的通道。这种策略在高大的沼泽地草丛中创造了一种宁静的体验,即使在长江的水咆哮时也是如此。在干旱的月份,这些河床作为游客探索的非正式通道,切割着茂密的草丛。



在开放的沼泽地安装水禽筑巢平台,旁边是海龟在鱼结构和水下鱼结构上的圆木。树丛中谨慎的观鸟站为野生动物爱好者提供了观看的机会。娱乐空间是根据对流域主要野生动物物种分散距离的仔细计算来安排的,这样它们就不会侵入主要的生境。在洪水期间,泥滩中的游憩地暂时返回河流,并由鱼类和水禽重新居住。

武汉丰富的工业历史也是值得称道的,沿河公园的历史地标非常突出。虽然大部分被遗弃,但该地区庞大的铁路场和货运列车渡轮码头的残余都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这一繁重的基础设施为公园游客提供了吸引人的平台,让他们更加亲密地体验这条河,而一系列驳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漂浮的长廊。这条长廊与河流一起起落,在两者之间勾勒出一个独特的动态空间。滨江公园的设计使这些工业遗迹重新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的文化和娱乐用途的滨水中心,包括浮动广场、餐馆、画廊,甚至一个漂浮的社区花园。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半岛--中国的标志性“尖”--两条河流水色鲜明,与长江中段明显可见的边界发生了突如其来的碰撞。在这里,长江博物馆矗立在堤坝之上,提供了武汉海滨和蓬勃发展的天际线的不间断全景。



一项基于网络的外联工作产生了富有成效的公众对该设计的支持,并就武汉滨水区的未来达成了共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收集了超过65,000条公众意见,帮助为各种设计迭代提供信息。当地民间团体还组织了一系列公众会议和实地考察,以促进对河流公共景观的管理。当地青年也应邀在现场的一次活动中描绘他们对海滨公园的看法。



武汉长江公园总体规划建立在公众参与的强烈共识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具有社会包容性和生态意义的滨水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体现了武汉数百年来生活在充满活力的河流旁的独特理念。



短片名称:佐佐木

办公室在项目中的作用:景观设计、规划和城市设计

网站:www.sasaki.com

项目地点:中国武汉

客户:武汉市国土资源规划局

大小:503公顷

设计年:2018年